【摘要】广东3个案例入选2024年“强化企业服务 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
近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强化企业服务 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广东3个案例入选。结合第十三届全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活动,现将3个案例(要点)予以宣传推广和经验交流,为推动经济稳步恢复、提振市场预期信心、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创新推出“企呼我应、增心服务”品牌打造数字政府企业服务新场景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服务局)
为进一步完善政企沟通服务机制,畅通大中小微民营企业诉求反映渠道,聚焦打造宜商宜业营商环境,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服务局立足大中小微企业诉求高效办理的紧迫需要,推动“企呼我应、增心服务”企业服务平台上线运营,让企业诉求“一键直达”、“一站办理”,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切实助力企业降成本减负担。
一、创新政企沟通数字化改革,助力企业诉求直达。简化注册登录程序,实现企业诉求“一键直达”,平台服务专员“接诉即办”,10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结反馈。协调全区45个涉企部门及镇街组建“一站式”涉企服务架构,建立“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媒体”多方联动的监督体系,构建以“按时办理+企业满意”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二、构建多方联动协调机制,提升诉求办理质效。设计“企业对平台,平台对部门”模式,集中力量化解涉多单位、多部门管理工单,政企沟通更便捷高效。及时开展督办提醒,确保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
三、探索多项服务优化举措,擦亮企业服务品牌。拓展宣传推介渠道,推广部门(单位)“带码上门”走访服务模式,开展产业园“扫楼”宣传,提升大中小微企业对平台的知晓率。及时优化平台功能,拓展数据运用场景,加强企业数据共享和比对,推动解决共性问题和难点堵点,由解决“一件事”向“一类事”转变。
做好企业“娘家人”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门市江海区经济促进局)
江门市江海区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之路,坚持把企业服务放在第一位,把关爱、服务企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想企业所想,思企业所思,全力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一、坚持“高新”定位。以“高新标准、高新速度、高新服务”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制定区招商引资联席会议机制,建立项目准入两级评审机制,连续两年项目税收强度50万元/亩,容积率达3.0以上。推广“工业上楼”模式,全力推动投资项目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立重大项目联审专班和企业服务工作专班,按照“先承诺后审、边建边批”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容缺”推动项目加速建设和投产。
二、精准扶企引才留才。陆续出台高层次人才“优才卡”制度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对高端人才给予大力扶持。注重人才能力和实绩,打破了才评价体系中常见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从技能、科研、管理三个维度进行评定,把人才评价权交予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引才用才主体作用。
三、“资源用在刀刃上”。坚持聚力提升城市能级量级,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2.1万亩,高标准规划建设1.2万亩的安全应急产业园,为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提供有力支撑。近三年投资约200亿元加快做好园区路网和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硬环境”。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理念,分片区布局配套工业邻里中心,打造一批高品质商业、教育、医疗、文旅等项目,全方位满足企业员工生活发展需要。
强化服务引领 提升服务质效以减负成效助力打造“千亩百亿”产业集聚区
(揭西县产业园管委会)
近年来,揭西县围绕“工业富县、农业兴县、文旅活县”部署,将工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落实政府主导园区管理权、运营权,构建领导小组、管委会、投资公司、开发公司四层架构,推动园区走产权清晰、规范运营的良性发展道路,把产业园打造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平台和重要引擎。园区入驻企业数从2021年的8家跃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44家,建成后达产年产值约100亿元,初步实现“千亩百亿”目标,助力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打好“政策支持减负牌”,营造高品质营商环境。成立税费服务专班,破解企业税负过高难题,确保企业税负等同或不高于珠三角地区。减轻用地成本,实施净地出让,确保“拿地即开工”。用好企业奖补政策,鼓励企业集约节约用地。优化执法方式,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提升日常监管与服务效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打好“企业服务主动牌”,深化高效能服务管理。强化企业落地保障,对重点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大力推广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服务制度。创新“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深化帮办代办服务,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严把入园企业质量关,规范企业入园审批流程。提供精准金融服务,量身定制金融产品,为企业发展引入金融“活水”。
三、打好“园区扩容提质牌”,打造高标准特色园区。全面整合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持续推动产业园扩容提质,累计整合土地面积2217.16亩。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物流中心、消防站、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投资3亿元实施县产业园通用厂房及配套项目,规划建设高标准厂房7栋、孵化器大楼1栋,为中小微企业打造升级创新平台。
四、打好“空间集群发展牌”,推动高水平产业集聚。科学布局现代制造业产业片区和电线电缆产业片区,分别负责承接对口帮扶项目、珠三角外溢企业入驻和高科技、高产值、低污染电线电缆产业。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产业链上游材料、零配件供应商既集聚又分工,就地实现电线电缆“一条龙”生产闭环,推动形成布局科学、产业集聚、类型多样、错位发展的发展格局。